伺服产业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液压、气动到如今的电气化,由伺服电机、反馈装置与控制器组成的伺服系统已经走过了近50个年头。随着中国制造业意识到伺服系统对提高产品竞争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的机械制造业逐步走进“伺服时代”。中国伺服产业如同世纪之初的中国变频器产业一样,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1999年,国产及其全数字式伺服驱动器基本自主开发成功,但产业化方面比较滞后,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产能力,国内对精密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需求还主要依赖进口,如日本三菱、松下、富士和德国西门子等。但近几年,随着国内电机制造能力的空前提升,交流伺服技术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厂家所掌握,加上交流伺服系统上游芯片和各类功率模块的不断推陈出新和智能化,促成了国内伺服产业在短短的不足十年时间里实现了从起步到全面扩展的发展态势。比如企业中的广州数控,电机和驱动企业中的南京埃斯顿、桂林星辰、东元、珠海运控、和利时电机,运动控制相关企业中的深圳步科、杭州中达,乃至以变频器为龙头产品的台达、汇川等都已纷纷投身伺服产业并实现了批量化生产。与此同时,国外交流伺服厂商在大陆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刺激下,大举开拓国内市场,陆续在国内设置工厂或办事处,招募代理商,利用本地资源,批量生产和销售各种规格的交流伺服系统产品。大陆交流伺服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5年前,随着国内电机制造能力的空前提升,交流伺服技术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厂家所掌握,加上交流伺服系统上游芯片和各类功率模块的不断推陈出新和智能化,促成了国内伺服产业在短短的不足十年时间里实现了从起步到全面扩展的发展态势。和利时电机、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兰州电机、英威腾等国内伺服品牌不断涌出,取得了5%的市场占有率。
最近出现了南京埃斯顿、上海鄂尔多斯等厂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推出伺服产品的国产厂商大概有20多,产品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伺服,加上以东元、台达为代表的台系伺服,总市场占有率增长到15%以上。
“2010年,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把握,对产品不断地提升,对客户真诚的服务,中国伺服市场的‘中国时代’已经到来。伺服市场,将会是中国电视机、中国手机、甚至中国PLC市场的又一版本。”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