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源于人口红利消失
“机器人与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无需休息。”北京拓力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张贵廷直言不讳地说道。
现在,工人在薪资与福利上的要求与前几年相比要高出不少,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同时机器人与人相比还具有许多天生优势,而这些优势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需要的。
张贵廷告诉记者,许多企业在过年期间订单最多,这就要求工人必须加班赶工,但是想叫工人全部到位还是很困难,尤其是在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想要叫人加班更是难上加难。工人无法指望,但是订单还要完成,机器人火暴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
另外,国家在机器人战略上也给予了更多政策支持,多地政府出台政策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力求加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通过机器人替代革命逐步完成智能工业化的转型。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间,中国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40%,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1/5,居全球首位;预计在今后2年,中国市场的需求还会再翻一倍。
机器人如此火暴也遭到许多人的质疑。
许多人认为,一台机器人可能会取代10个人的工作位置,机器人的发展只会加重群众就业的压力。自由评论员阿玄采访时表示,应该将问题掰开来看。“首先,机器人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机器人的到来也一定会造成一部分人更换岗位,但不一定是失去岗位。”
由于机器人具备效率更高,精度更准等优势,一台机器人就可以在流水线上进行无错生产。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使得企业减少流水作业人员。但同时机器人也需要人去进行操作和保养,这在某种层面上又促使企业招进新的人才。如果企业可以将替换下来的人员进行机器人操作保养方面的相关培训,则可以保证相关人员从新上岗。
由于从体力劳动更换到技术岗位,员工所得薪资更高,工作强度降低,员工大多会欣然接受。阿玄表示,在机器人使用较为广泛的地区,这种模式已经普遍存在,并且效果很好。富士康某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回答记者关于机器人是否会造成大面积裁员问题上就曾给出类似的解决方案。
今后,越来越多的年轻工人将改变以往体力劳动者的标签,他们不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工人,他们将在操控室里控制整条生产线,使其正常有序地高速运转。
现阶段大规模普及还不现实
即便机器人有诸多优点,但由于价格与核心技术等问题,机器人在我国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由于机器人价格不菲,并不是所有工厂都买得起,即便买得起,也很难实现将员工全部换成机器人。
富士康3年前曾经提出过百万机器人计划,力求最大程度地用机器人取代人工作业。但从其最近大规模招工来看,与机器人计划初衷显然相悖,其雄心勃勃的百万计划似乎已经“破产”。
购买资金、如何维护、如何更有效地操作以达到最初购买的目的都需要时间来改进。阿玄表示,虽然国家一直大力发展自动化,并且给予了相关政策扶持,而国家发改委更提出的我国机器人产值占世界比重要超过15%的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机器人方面人才还较为匮乏,核心技术也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工业自动化会是以后的一种发展趋势,但现在想要全面取代人工还为时尚早。
有业内人士表示,相当多的岗位并不能用机器人代替,即使是在电器装配电子代工领域,也不是所有岗位都可以用机器人代替,还要保留一部分员工。另外,机器人不光是生产,不同环节、不同地方用的机器人是不一样的,适用性也是有待于提高。本土机器人在技术上遇到的问题也反映出,大规模使用机器人还不到时候。
虽然国内在中游设备制造上面已经可以自行生产,但在上游关键零部件上还需要进口。那智不二越(NACHI)上海贸易公司机器人事业中心副总经理杨叶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控制器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技术水平最高的一个。控制器的自主生产意味着我国机器人企业在核心零部件层面的突破,不过和国际巨头相比,国内企业仍有不足。
杨叶青表示,制造机器人过程中精密减速器仍需外购,公司自主生产的零部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这意味着,国内还无法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生产一个完整的机器人。在技术还不全面的现阶段,想要全面替代人工显然不太现实。如果从国外进口机器人又会受到资金方面的限制,毕竟研发、生产、维护成本都会提高不少。
由此可见,虽然机器人代替人工是大的趋势,整个制造业都有这个趋势,但现在大规模普及还不现实。首先机器人并不可能完全取代人,许多工业生产阶段还需要人手工操作。其次,机器人从生产到完美的使用之间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生产、安装、磨合、生产线的改造都需要时间,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替代人工。
现在机器人由于技术原因,大多还停留在汽车领域,点焊、喷漆以及组装搬运方面。当机器人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成本下降的时候,普及率就会上升,到那时机器人可能会进入更多领域并取代人工操作。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