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7年5月31日至6月2日正式访问德国并举行中德总理年度会晤。作为本次中德总理年度会晤主要内容之一,李克强总理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了6月1日召开的“中德论坛-共塑创新”并发表讲话。科技部部长万钢、央行行长周小川、外交部部长王毅、工信部部长苗圩及德国联邦教研部部长万卡等中德高层领导出席了论坛,中德双方近五百名专家参会。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仪综所”)作为科技部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合作支撑单位,受科技部委托,承担了本次论坛主要议题之一“智能制造与智慧服务”(另一主要议题为“电动汽车与未来交通”)的相关组织工作。仪综所所长欧阳劲松教授、标准与检测中心副主任丁露博士、科研发展处安程博士参加了本次论坛。
李克强总理在论坛发表讲话,指出创新给中德关系装上新的引擎,两国应以创新为引领加强合作。“中国制造2025”向全球开放,希望与德国“工业4.0”深度融合。默克尔总理回顾了中德两国科技合作的历程,充分肯定了两国在工业4.0、汽车以及能源等领域创新合作取得的成果。
科技部部长万钢简要介绍了中德双方通过创新合作,在电动汽车、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等领域涌现出的一批科技创新成果,为推动创新创业、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对下一阶段的中德创新合作提出了建立科研设施使用协同机制,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开展环保、健康、食品安全领域合作,共同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等建议。德国联邦教研部部长万卡提出,中德两国创新合作以互信为基石、以实现双赢为目标。万卡女士认为,中德两国创新合作潜力巨大,建议成立中德创新资助机制,为两国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信息安全等多领域提供共同的创新保障。
6月1日下午,论坛“智能制造与智慧服务”专题研讨会在德国联邦教研部召开。会议由中国驻德国公使级参赞尹军先生、德国联邦教研部Zeisel副司长共同主持,中德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中国中车、百度、潍柴动力、华为、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中船重工、德国工程院、卡尔斯鲁厄技术大学、菲尼克斯等中徳企业、研究院所、高校、技术与标准化组织的近百名专家参会。
会上,两国十余位专家、企业代表分别就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参考架构与信息模型、标准与平台以及行业应用创新等议题做了专题演讲。作为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核心组织IEC/SMB/SEG7(智能制造系统评估组)和IEC/TC65(工业测控与自动化)国内对口单位,仪综所近年来在智能制造国际合作方面承担了大量技术研究、标准化和政府支撑工作。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丁露博士介绍《中国智能制造标准化架构与工作平台》,详细阐述了我国己开展相关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与热烈响应。
专题演讲结束后,欧阳劲松所长与德国联邦教研部Zeisel副司长共同主持了开放对话环节,和与会专家、企业界代表深入交流,探讨合作内容和实施机制。欧阳所长强调,智能制造中德合作,应充分考虑两国工业基础差异,从中国的现状出发,以制造业提质增效为目标,调动企业内生动力,循序渐进,通过提供创新技术产品和平台化解决方案,丰富合作模式,使中德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6月2日,仪综所专家与部分中方代表团成员参观了弗朗恩霍夫研究所。弗朗恩霍夫研究所Kohl教授介绍了研究所概况及在工业4.0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与中方就智能制造技术在中国企业的落地、个性化定制在中德两国的发展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之后中方一行参观了研究所Digital Twin Cell 4.0、工业应用虚拟现实解决方案、基于云技术的现场监测等实验室。
同日,欧阳劲松所长、丁露博士及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曾鹏研究员拜访德国电工电子与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DKE),与相关专家就智能制造系统可靠性及流程行业可靠性数据采集、5G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设备与系统状态监控及预测性维护、数字化车间通用技术要求、工业信息安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一系列共识并确定合作内容,为落实完成好仪综所与DKE 2014年签署的合作协议及双方商定的2017年合作内容,推进中德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研究及标准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中德创新合作发展论坛是落实《科技部与德国联邦教研部关于在智能制造(工业4.0)和智能服务领域通过双边科技合作开发和推广创新方案的联合意向声明》、《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及中德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有关共识的重要举措。本次论坛及后续多边技术研讨和交流有效对接了双方资源,聚焦发力点,并将推动中德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合作全面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多务实的合作成果。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