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光伏在多个领域如建筑、农业、交通和工业等得以应用,并有望向多领域各场景持续渗透。在“双碳”政策及企业技术创新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制造规模、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及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
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并举,大力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发展”,提高了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地位,更好的发挥分布式和集中式两者自身优点,提高清洁能源的发电比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能源电力企业及工商业对减少碳排放、完成碳指标有强烈需求,工商业开始加快自发自用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满足用电需求同时实现碳中和发展指标。世界多个国家政府正在将降低碳排放和改善能源结构转化为国家战略,制定了“零碳”目标,加大了对于光伏及各清洁能源的需求。分布式光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当前分布式光伏已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力量以及光伏增量市场的重要突破口。欧洲作为我国光伏组件出口第一大市场,增加的光伏需求提高了我国光伏组件的出口。
技术的发展推动光伏供给端企业快速成长,我国对于光伏行业的补贴推动了企业加大对于光伏电站的建设和投入,成本下降使得光伏产业具备更大的经济型。光伏电站应用与产业融合的趋势,能源互联及多能互补的微电网趋势,光伏平价区域范围继续扩大,产业技术持续进步,光伏电站投资成本继续下降。中国已具备多个可自主研发、技术升级的光伏头部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各环节技术创新不断,形成了多个拥有高技术、高产量的光伏企业,在全产业链都有技术提升。
随着组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的效率提升,双面组件、跟踪支架等运维能力的提高,加持各地方政府对于光伏的推动以及补贴,促进了光伏行业的持续发展。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将在现有电网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流动的电力互联共享网络。
声音VOICE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保证能源安全,必须实现能源转型,以构建新能源为主体,依靠能源革命、数字革命。能源革命需求侧、供给侧结合新政策、新技术与国际合作,让需求供应,网源荷储,数据文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建立一个新能源服务平台。新能源云就是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的趋势,充分考虑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特点,集中西部,负荷东部,分散中东部,还要考虑负荷分布的特点,最后考虑电网枢纽平台的作用,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新能源的全价值链、产业链和全生态圈业务深度融合,聚焦全部数据要素,提高整体资源的配置效果,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数字经济平台。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部党总支书记兼援藏援疆办公室主任刘劲松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