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与自动化技术正在全面重塑工业体系,中国制造业亟需通过新技术实现更高的效率与抗风险能力,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在快速迭代的数字技术的强力驱动下,企业正面临着一个关键命题——如何才能让新技术在工厂场景发挥优势,进而带动整个工业领域迈向更开放、高效、有韧性、可持续且以人为本的“未来工业”。
在此过程中,以“开放”为重要特征的数字技术、生态力量与发展理念,将成为解锁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当下,唯有开放的平台,才能打破传统自动化技术的藩篱,真正将OT与IT交融、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远景,进而通向未来工业的根本所在。
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市场部总监 杨航
工业自动化呼唤“开放”变革
工业苦封闭久矣,传统工业自动化系统均基于50年多前形成的原理而开发,满足了不同控制应用需求。然而,这些自动化系统是相对封闭的,软硬件深度绑定,不同供应商的产品互不兼容,无法与IT技术方便连接,也缺乏相应工具。这些封闭性和专用性,极大地阻碍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升级迁移和创新应用,以及与IT深入高效融合,也为用户增加了大量成本。
实际上,这一现实也反映出当前制造业需要一种思路上的创新与突破:工业自动化系统亟需走向“开放”,以便更快速地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新的生产要素、研发范式和商业模式的建立,真正从本质上释放工业4.0所展望的潜能,全面提高企业的效率、韧性、生产力、敏捷性和可持续性。这些改变颠覆了原有制造体系,更影响着细分行业和产业链、价值链的每个环节。工业领域的“开放”呼之欲出。
打破桎梏:开放的自动化系统
传统自动化软硬件捆绑的根源正是其各自独有的综合的集成开发环境,这也是导致所有工业自动化软件远远落后于IT的关键所在。而未来工业的发展需要更大的制造灵活性和更高的生产力,自动化领域也需要像IT软件开发那样,能够完全独立于硬件,真正成为可长期使用的资产。
作为面向开放自动化的突破,施耐德电气推出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由基于IEC 61499标准的“即插即用”组件构成,对硬件和软件解除绑定,不依赖于底层硬件基础设施,直接使用软件来构建自动化应用程序。该平台,可以跨OT和IT设备的异构架构,对分布式自动化应用建模,以资产为中心,采用事件驱动和分布式部署,彻底打破传统应用中控制程序基于专有硬件工作、无法在不同工业领域无缝运行的障碍,并通过统一的平台、统一的数据和统一的运行,助力不同工业领域实现从设计到运维的全流程数字连续性。此外,还可通过模块封装实现工艺算法与运行维护的解耦,以保护用户的核心工艺知识产权。
施耐德电气上海智慧物流中心已在3年前部署了“开放自动化平台”,其故障识别和排除的速度提升到原来的4倍,错误率减少了45%,物流中心吞吐量提高了5.3%。
自动化领域的开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且正在经历一场从量变到爆发式发展的过程。然而,开放的未来工业,并非任何一家企业能够独力实现的。要在大浪淘沙的变革中抓住机遇获得蓬勃发展,我们需要携手生态伙伴积极推进,勇于创新,来迎接工业自动化的开放新未来。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