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利好 物联网进入发展新阶段

发布时间:2010-10-27
分享到

  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要任务,其中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布局更加清晰。

  笔者观察到,物联网的研发和示范应用正式列入了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产业中。从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到如今各个行业物连的发展,物联网发展趋势迅猛,已经从前期的市场培育期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电网以及数字城市等方案的提出及应用。物联网后期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以及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突破,将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随着国内物联网的发展,还将可能面临全球范围的竞争与合作。

  研究机构认为,2010年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到2015 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7500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到2020 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 比1。

  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人人通信趋于饱和,转向物物通信寻求增长点。当前M2M 市场尚处于幼年期,随着技术的发展,M2M 产品成本的下降,M2M 业务将逐渐走向成熟,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物联网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被美国《技术评论》誉为“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的物联网是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博士则这样描述物联网:物联网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嵌入式系统,也可以说,物联网的产生是嵌入式系统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更多的嵌入式智能终端产品有了联网的需求,催生了物联网。

  研究表明,所谓物联网,就是通过射频识别 (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它包括信息感知、信息传递与信息处理三大要素,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以及智能处理的特点。

  利用RFID、二维码、GPS、摄像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的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物联网的应用广度和感知深度也在不断地扩大,形成了三条不同的进展路线:从RFID>传感器>传感网的深化;从局域网 > 广域网 > 泛在网的范围扩大;从孤立系统> 协同系统 > 云服务的不断深入。

  中国物联网的优势与劣势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已经基本建立,但是由于技术、标准、应用、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产业链的完整性、内容丰富性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利益共享机制。另外,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各环节市场发展速度、竞争形势、成长空间等都各具特点。

  “中国必须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

  日前,中国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工作组第六次全会发布了两款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网络SoC芯片——VW628和WSNS1_SCBR。该传感网核心芯片的成功研制,不但标志着我国传感器网络核心技术已走向国产化,也标志着我国传感网领域关键技术和核心芯片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然而,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物联网仍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基础传感器、传感器节点研发生产薄弱;低频和高频RFID 产业链相对成熟,超高频RFID 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嵌入式系统、基础软件有明显差距;芯片差距较大,行业信息服务不强。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国脉物联网中心主任杨冰之认为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具有国际同发优势。在“物联网”这个全新产业中,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与其它国家相比具有同发优势。目前中国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已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