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发展将引发传感器飞跃发展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2-02-24
分享到
物联网的推广与应用,不仅为传感器产业带来了产品技术推广及应用的市场机遇.同时,技术创新和整个行业发展也面临着新挑战.反之,传感器性能优劣会直接影响物联网性能的优劣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与发展.

物联网的推广与应用,不仅为传感器产业带来了产品技术推广及应用的市场机遇。同时,技术创新和整个行业发展也面临着新挑战。反之,传感器性能优劣会直接影响物联网性能的优劣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与发展。

传感器将开放换代

物联网的发展将引发传感技术升级、传感器产品换代、传感器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传感器产品优劣取决于传感器的工艺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规模生产装备的能力。微型化、低功耗、可灵活编程等要求是技术创新能力的体现,而低成本、低价格往往体现出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随着传感技术的升级以及其产品转型和更新换代,在传感器业界必将引发市场的重新定位和企业技术创新热潮。一些新的体制结构模式创新和业务侧重点优势突出的传感器专业设计企业、芯片制造企业、产品制造企业和测试企业随之产生,引发行业格局的新变化,迫使企业重组、产品结构标准化、品牌战略经营管理以及市场优胜劣汰重新洗牌,逐步使得传感器行业改变企业过于分散、规模偏小、市场乱象丛生和恶性竞争不良状态,带动整个行业经济效益向良性转化。因此,物联网的发展将引发传感技术升级、传感器产品换代、传感器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引起传感器“质”和“量”的飞跃。

物联网所需的智能化、微型化、网络化传感器,需要与IC工艺、MEMS工艺紧密结合,充分利用IC的低功耗芯片设计、各种形式的封装(BGA、倒装、SiP、CSP、MCM等)、软硬件协同设计以及大片集成工艺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及应用。需要传感器制造企业和集成电路制造厂商通力合作,从芯片设计到制备工艺,从产品开发到工业应用,探索出新的组织结构与模式。当前,国内在集成化、网络化以及MEMS工艺技术创新进程上比较缓慢,新型传感器技术方面的国家标准较为分散凌乱,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物联网传感器不仅需要满足微型化、低成本、低价格、低功耗以及可灵活编程等基本条件,同时,还要在稳定性、可靠性、高精度、灵敏度、抗干扰能力等性能指标上,达到更高技术标准和要求。基于物联网传感器应当重点研究与开发以下难点突出的技术问题,包括微型化技术、低成本技术、低功耗技术、网络化技术等。

随着上述突出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物联网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国内外将掀起新一轮传感器热潮,传感器的市场需求将呈几何式增长。2005年~2009年,传感器销售额年均增长率达23%。业内专家预测,未来5~10年,传感器销售额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30%以上,部分领域的应用会呈现爆发式增长。例如面向自然灾害的监控、环境监控、交通监控、公共设施监控和公共服务领域等各类网络化传感器;智能家居、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无线网络终端运用的各类传感器,年增长率将会超过50%以上。

政府协调推进产业化

抓好传感器产业化建设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当务之急。

在当前行业分散,企业弱小的情况下,应发挥政府协调和推进作用。具体建议如下:

1.由国家设立并组织实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化专项,提供产业化扶持和引导资金;有针对性地扶持行业重点技术产品,通过产业化专项的实施来促进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的发展。

2.制定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性政策,并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补贴政策;宣传和普及相关配套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减少传感器行业侵权行为和违法现象,以保护知识产权拥有者的根本利益,逐步形成高技术产品的良性竞争和发展。

3.组织行业有关单位和专家制定行业产品技术标准规范和同一种类型产品的规范;减少产品技术不必要的多、乱、杂现象。改善多品种、小批量的局面,为产业化奠定基础。

4.建立多个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地区,形成产业龙头和行业品牌;鼓励组建以地区、产品为主要纽带的产业集团,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企业整合。

5.鼓励人才引进和高端人才的培养,鼓励工科大专院校建立传感器专业;引导国外高级人才投入行业发展建设;鼓励国内人才积极创业发展,创造良好人才环境与氛围。

6.鉴于目前行业分散、规模偏小等特点,由政府牵头组建传感器产业推进联合会;形成资源优势互补的产业联盟,引领和规范行业行为,提供各种服务工作。

为了促进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健康发展,使物联网技术发展能够尽快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点上以及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差异化竞争,抓好传感器产业化建设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当务之急。

专家观点

中国RFID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王力建

“物联网两大关键是空口技术和标识。在解决空口技术上,我国要制定出自己的空口标准,而且要基于自主知识产权。”

现在国际标准超高频在860~960MHz的范围,我国是在840~845MHz和920~925MHz。每个国家都不太一样,谈不上与国外的差距。

我们给物联网中的“物”贴上标签,这个标签可能是基于超高频的,也可能是基于微波,即频率不一样。这一标签应该能够存储该物品的网址,通过扫描,就应该可以在网上找到该物品。

此举是为该物品建立通道,其中最主要的技术就是“空中接口技术”。只要解决了“空口技术”,就解决了物品怎么上网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找到它,也就是标识问题。这就像我们每个人的网址和邮箱一样,关键是这个标识用什么方式来编。

物联网两大关键:一个是解决空口技术———即如何进入网络的问题,第二是标识———就是到了网络怎么找到的问题。其他一切问题,网络技术早已解决。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