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机电与全球减速机龙头日本纳博合作后,近日秦川发展拟1.94亿元投资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技改项目。
这两家公司也将直面目前国内减速机技术水平的难题,若产业化成功,将给公司带来较强的盈利能力。
机器人项目盈利可观
近期,机器人行业连续几个全国专题会议达成共识,以及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中国到2014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预计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将达3.5万台,占全球总量的16.9%。
巨大的市场引发了资本市场对于机器人产业上市公司的追捧,包括上海机电和秦川发展的股价也连续大涨。其中,秦川发展预计,规划生产机器人关节减速器18 万套,其中一期生产9万套,投资1.94亿元,预计2015年达产新增销售收入6.5亿元,利润总额将达到1.82亿元。这意味着,公司两年就能收回投资,而利润率达到28%,显示出行业极强的盈利能力。
上海机电的控股股东电气集团早就涉足机器人行业,电气集团与国际机器人巨头发那科共同设立的上海发那科机器人,2012年在国内销售额达到20亿元,约4000台,是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龙头。
而今年4月,上海机电增资2000万元入股的纳博传动,其背后的控制人正是全球精密减速机领域的龙头企业日本纳博,日本纳博精密减速机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60%,20多年持续保持世界第一。
增资完成后,上海机电占51%股权,日本纳博占49%股权。除代理销售外,后期将逐步在上海建设研发生产基地,为未来精密减速机及相关产品在中国研发、组装生产、制造及服务打下基础。
核心部件亟待国产化
据介绍,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包括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四部分,从成本构成来看,四部分分别占22%、24%、36%和12%左右。
秦川发展的相关人士介绍,在减速器和伺服电机等硬件方面,我国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较大,国内虽有伺服电机的技术,但产业化能力不行,而减速机几乎就没有产业化。
目前,75%精密减速机市场由两家日本厂商垄断,国际上主流厂家和国内厂家均选用这两家产品。RV减速机国内尚未有成熟产品,谐波减速机国内虽有苏州绿的、中技克美等生产,但输入转速、传动精度等仍与进口产品差距较大,距大规模市场化仍较远。
“对于中国机器人产业来说,现阶段最大的困境是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还没有完全自主化。”苏州绿的谐波副总经理李谦介绍说。
据行业人士介绍,一台精密减速器四大国际巨头采购价为3万元~5万元,卖给国内关系好的客户约7万元,关系一般的普通客户约12万元,内资企业采购精密减速机的成本比国际巨头贵一倍还多,可见其间的利润差别有多大。
宏源证券分析师赵曦认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迫在眉睫。一旦核心零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内资品牌即可在定价上拉开差距。若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假设平均降低30%的成本,则机器人单机制造成本可至少降低20%。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