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国内首次使用国产机器人成功实施胃穿孔修补术及阑尾切除术。做手术都能用机器人代替了,机器人代替人工的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过去5年,我国制造业平均工资以每年14.5%的增速上涨,招工难和工人流动率高成为不少制造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不少企业选择以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正在服役的机器人占全球总量约8%,未来几年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需求总量将在3.5万台左右,占全球比重16.9%。在长沙,不少企业开始引进工业机器人,长沙本地也有多家机器人生产企业,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成为大势所趋。
机器人焊200多个点只需92秒
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机电一体化智能装备,在机械制造、通信电子、化工塑料、家电行业等被普遍应用,而首先进入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汽车制造业。记者走进广汽菲亚特焊装车间,265台机械臂组成的10多条机器人自动线让人印象深刻,其自动化率已达65%。
设备组组长孙凤锁介绍,焊装机器人主要应用在负重大或条件恶劣的工作岗位,如大部件的搬运、点焊,粉尘大的激光焊接、弧焊、等离子切割,“电阻点焊和弧焊产生的光线、烟尘对人伤害很大,还有的汽车部件一两个人根本搬不动。”而且机器人焊装只要设定好程序就能保持超高精度。在总拼工位,机器人完成全车200 多个点的焊接只要92秒,人工焊接则需半小时。
“应用机器人,车间人少了更便于企业管理。”广汽菲亚特制造部焊装科安全员程晨介绍,现在车间有工人350人,如果降低30%的自动化率就要增加200 人,不仅人力成本大量上升,管理风险上升,而且熟练焊工越发难招。“机械臂一台30万元,寿命可达10年甚至更长,长期看还是省钱的。”
质检机器人效率是人工十几倍
工业机器人并非人形,往往是人某一感官或身体部分功能的延伸,千山药机推出的国内首台“大型高速医药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产品检测机器人”就是人类视觉的延伸。通过高速工业摄像机拍摄高速旋转后的药瓶,经过计算机分析,机器能自动剔除外观有破损或者药液内部有异物的药瓶。
“一台机器可代替12-15个熟练工人”,主设计师张耀介绍,该设备每分钟可以检测600-1200个药瓶,而最熟练的工人一秒也只能看1-2瓶。更重要的是,机器漏检率可控制在万分之五以下,而人工漏检率则在百分之十到二十,“异物注射到人体可能会致死,人工灯检的精度已达不到新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灯检工作对人的视力损害很大,一个工人每天要检测成千上万个药瓶,经常是干了一年视力就会严重下降,这也导致此类工种招工难;工人平均月工资在三四千元,而分检机器人尽管价格在百万元每台,“从长期来看,因为产能大大提高,企业成本肯定是下降了”。张耀告诉记者。
营养快线生产线一个班只需18人
“国内食品饮料自动化流水线比国外的更先进。”娃哈哈长沙生产基地办公室周主任告诉记者。从制作塑料瓶到饮料打包出厂,娃哈哈的生产线已经基本实现全自动化,一条完整的营养快线生产线一个班只需要18个工人,只要进行简单的机器操作和维护。其生产线上的装箱机械手一次可最多将96瓶饮料放入包装箱,时间不过转瞬,而一个人一次只能放两瓶,机械手的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
多家公司有望分享千亿市场大蛋糕
作为湖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服务集成商。“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将成为发展趋势。”该公司总经理杨漾分析,目前低端劳动力供给不足,80后90后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相比60后70后,他们诉求较多,而且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工资低、单调重复、环境差的工作,用工荒现象严重,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工作。
今年1-2月,长泰机器人销售突破2000万元,预计全年机器人销售合同额能达2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00%。而机器人产业在中国未来将达到千亿级市场规模,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在长沙,除了长泰机器人,还有华恒机器人、艾博特机器人等公司均有望分享这一市场“大蛋糕”。
今年中国将成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去年11月,一份来自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而中国达到25%。截至2012年底,中国超越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市场15%,今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到2015年中国国内工业机器人年供应量将超过2万台,保有量将超过13万台。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