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实施,其中,“绿色工业”工程被作为实施的中心任务全面推行。“绿色工业”概念正在悄悄的影响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的转型和发展。
“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尽快改变粗放发展模式,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谋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可见,近年来我国对大力发展“绿色工业”之决心。然而,我国工业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能源消耗量呈直线增长,工厂周边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系势在必行。目前,传统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创新,绿色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绿色工业”旨在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及系统优化,实现产品在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拆解与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大幅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升资源能源利用率,达到企业效率和环境效益协调优化。
而且,不仅仅在中国,“绿色工业”概念的提出同样在国际上引起巨大的反响,为响应绿色工业吹响的集结号,各国政府、学术界、工业界、相关组织纷纷出台相关条文法规,逐步完善绿色制造产业政策。
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览各国在“绿色工业”上都有怎样的应对措施。
中国在绿色工业发展起步虽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2017年5月19日,中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关于印发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淘汰落后工艺和用能设备产品,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基本建立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体系。
欧盟制定了RoHS、WEEE等一系列与产品环境相关的指令,提高了欧洲市场上电器、电子和汽车等的环境性能,极大地推动了产品的绿色制造。到现在为止,RoHS、WEEE在国际业界成为对产品绿色环保的最高指标。
美国国会通过了《电子设备环境设计法案》《美国电子废弃物回收法案》等与绿色制造相关的环保法案。近年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机床能效、绿色材料选择、3D打印能效以及工厂新能源替代减碳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正积极开展绿色制造相关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评价软件的研究工作,支持美国商务部“中小企业可持续制造最佳实践计划”。
日本制定了新版的《化学物质审查规制法》,要求化工、家电、纺织、玩具生产等企业对其产品的安全性提供数据,并进行新化学物质的通报和评估。其先进制造研究院研发了以3D集成技术、微型化和高精度化技术、集成化制造工艺、制造过程优化算法等为代表的环境意识先进制造技术。
作为工业4.0的提出者,德国也不甘示弱。德国政府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以“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为指导方针,规定了政府、企业的任务,用以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目的。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提出了“The η-Factory”概念,对工厂建筑、生产辅助系统、生产系统进行综合效能优化设计,并建成了示范工厂,通过对输入到工厂的能量进行循环利用,达到对外耗散能量最少的目的。
“绿色工业”制造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常见,例如,切削过程中的切削液对人影响很大。但若采用干切削、半干式切削、微量切削等技术,就可以减少、甚至不使用切削液,既节省成本投入,又为工人营造了一个绿色安全的生产环境。
小编相信,未来不仅是智能制造的时代,更是“绿色工业”的时代,绿色制造理论和技术将逐步渗透到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环节,成为工业全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提升绿色工业整体发展水平,最终实现制造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愿景。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