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产业变革席卷全球,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方向。如今,越来越多传统制造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将人工智能作为发展的新动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正在进入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的新时代。”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认为,这一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基本形式是网络化应用,重要特点和结果体现的是智能化。智能化不断赋予中国传统产业新能量,赋予制造业更高效率、更好效果。
作为中国未来十年制造强国战略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已经为中国智能制造政策制定奠定基础。去年底,工信部、财政部发布《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智能制造发展“两步走”战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原信息产业部部长、中国电子学会名誉理事长吴基传指出,中国制造业、装备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将智能技术应用于制造业,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平台推动我国制造业改造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造业要向智能转型,中国高铁要走向世界,智能产品、智能制造、智能服务都得跟上。”作为智能制造战略的受益者,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军透露,中国高速列车目前已有超过21个产品和型号投入运营。到2016年底,累计投入运行的动车组高速列车达到2595组,超过全球总量的60%。
“转向架是影响安全性很关键的零部件,我们从转向架的数字化样机开始,根据结构工艺构建了虚拟化、柔性化、非连续转向架的数字化生产线,把虚拟和物理世界有机联合起来,实现了高速列车转向架的数字化制造。”王军说。
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贺东东介绍,在人工智能领域,三一很早开始就构建大数据的设备远程监控和故障检测系统,随着20多万台设备数据实现汇总,设备故障率大为降低。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传统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的主要方式。作为国内制造企业的重要聚集地,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表示,滨海新区将基于高端技术条件、平台载体基础、科技人才资源等优势,主攻智能制造,用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将其作为滨海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在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举办期间,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筹建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心宣布落户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该中心将承担智能制造产业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创新中心的职能,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部市合作,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建设。
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认为,制造全生命周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都属于智能制造范畴。智能制造既可“顶天”,也可“立地”,即制造领域各个环节、层面都可有所作为。
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联合架构主席林诗万建议,从国外经验看,工业互联网可以在中国智能工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将从横轴、纵轴打通工业体系的‘任督二脉’,帮助我们更好地优化生产流程、更好地配置整合资源,贯穿制造体系全流程。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