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致远,行至简

作者:刘婷 文章来源:MM《现代制造》 发布时间:2017-08-10
分享到
7月,在上海CIROS&SIAS同期举办的“自动化智能集成解决方案研讨会”吸引了众多专业听众,伦茨(上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产品管理部自动化产品经理杨本玉分享了伦茨产品在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方面的应用。

伦茨(上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产品管理部自动化产品经理杨本玉

2017年7月,在上海CIROS&SIAS同期举办的“自动化智能集成解决方案研讨会”吸引了众多专业听众,伦茨(上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产品管理部自动化产品经理杨本玉分享了伦茨产品在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方面的应用。

杨本玉先生首先介绍了全球范围内的智能制造趋势。中国制造2025以及什么是智能制造、什么是工业4.0,这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并不陌生。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机器开始逐渐替代一部分人的工作。“在伦茨看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的目的不是把人从工厂里面赶出来,而是让人更好地与机器配合。”用户对于机器人的需求从性能、效率、精度等逐渐向协作机器人方向转变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智能制造的目的是使生产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伦茨十分注重中国市场,在中国设有规模较大的工厂。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产品由之前的减速机向更多种类、更契合市场的方向转变,在中国推出了诸多电子类产品(特别是控制器),如今伦茨已经成为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从行业来看,伦茨产品覆盖了汽车、包装、饮料、印刷等多个行业。随着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伦茨紧跟潮流,虽然不做机器人本体,但结合自身优势,推出机器人配套控制器以及驱动和电机方面的相关产品,同时实现了智能制造方案的提供。

杨本玉先生指出:“智能制造分为三部分,即智能产品、智能设备以及云工厂。”在智能产品方面,伦茨的新产品:Virtual Machine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工程师可以在控制器中帮用户搭建一个虚拟平台,搭配整个设备的模型,包括速度、物理位置等机器人参数都可以设置,而无需实际制造出来,十分节约成本。在运动控制产品方面,由于针对不同轴的设备,产品设计不同,因此伦茨采用分装模式,无论设备大小,将产品的功能区划分为很多的模块,可以根据需求通过模板进行组合。对于用户来说,这使得编程更加简单,且能够节省部分人力成本。此外采用模块化也为后期维护带来便利,工程师无需在现场即可指导电工进行调试,十分便捷,这样一来也能解放员工,使其将时间用在思考如何改进工艺上。

通过模块化编程实现设备制造的灵活性还远远不够,设备是整个产线的一部分,整个产线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实现。“社会发展需要协同分工,各司其职,然后组合起来做同一件事。”伦茨针对部分应用,不断根据需求进行开发,创建一个平台,这样用户也可以根据这一平台开发其他更多的应用。

每个设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如何更好地进行整合,数据是关键。云工厂从本质上看,就是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借助数据通讯模块,将控制器中的数据上传到云端,就能够利用软件方便快捷地对如次频率、设备的能耗、停机时间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而且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整个工厂的能耗,进而优化工厂的生产流程。

对于机器人应用,伦茨产品的优势在于用设置参数来代替复杂编程,用户不用去考虑坐标转换的问题,只需要通过设置负载、运营空间、速度等参数,其余的编程算法都可以借助于伦茨实现,这也是伦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最终目标。

目前伦茨的产品已经覆盖了许多机器人供应商,行业内如KUKA、新松等标杆企业都是的重要用户,而且伦茨还不断与用户展开合作,开拓更多领域。伦茨的理念是不仅仅销售自动化相关零部件,更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意致远,行至简’,用简单的方式实现复杂的应用。”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