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为用户数字化转型赋能升级

作者:邵杰 文章来源:MM《现代制造》 发布时间:2017-09-22
分享到
施耐德电气于9月5日在北京举办了以“数字化·转型·赋能——开启数字化工业未来”为主题的2017施耐德电气工业软件用户大会。会议期间,施耐德电气全面展示了其覆盖过程、混合及离散制造行业全生命周期和全价值链的工业软件产品与解决方案...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工业企业实现运营优化和提升利润的关键动力。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工业企业目前迫切需要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落地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施耐德电气于9月5日在北京举办了以“数字化·转型·赋能——开启数字化工业未来”为主题的2017施耐德电气工业软件用户大会。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马跃发表演讲

会议期间,施耐德电气全面展示了其覆盖过程、混合及离散制造行业全生命周期和全价值链的工业软件产品与解决方案,以及其在石油化工、天然气、冶金、矿山、建材、电力、水务、基础设施及食品饮料等行业的应用实践。同时,不久前在全球发布的System Platform 2017软件也在会议上亮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马跃表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全球范围内促生新一轮数字化转型。施耐德电气的工业软件解决方案能够服务于过程、混合和离散行业的制造企业用户,助力其实现贯穿制造生产过程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优化与升级,加速推进智能制造的转型进程。未来,施耐德电气将继续专注于提升自身在工业软件领域的技术与服务能力,为用户赋能,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占得先机。”

全生命周期软件解决方案将数据转化为价值

当前,工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常常遇到数据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以及缺少好的数据分析平台等问题,导致无法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为了帮助用户突破层层困难,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施耐德电气推出了全生命周期软件解决方案,它贯穿生产制造的各项领域,可以帮助广大用户提升全生命周期内的设计、计划、运营、分析、优化等各个阶段的运营管理水平。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中国区软件业务负责人崔静怡强调:“数据本身并不会为客户带来价值,只有将收集的原始数据转化为信息,并进一步挖掘成知识,再反馈到决策和执行层中,才能真正能为客户带来价值。”施耐德电气全新的EcoStruxureTM三层架构支持这种闭环运营过程,凭借强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在整个运营操作过程中实现连接、分析、运营和优化。

EcoStruxure架构既包括了向信息化软件平台提供大数据基础的互联互通能力,又能通过Intouch等软件实现数据采集监控与运营控制,实现卓越的边缘控制;其极具扩展性的应用、分析及服务则包含了SimSci、Spiral Crude,Avantis等一系列在工业领域占有重要市场份额的软件产品,能够为用户提供运营管理、资产管理、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优化与升级。施耐德电气亚太区软件业务技术总监Geok Kee TAY表示:“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的三层架构中,底层是互联互通的产品;中层是边缘控制;上层是应用、分析与服务。这三个层面可以进行信息、数据、通信和应用方面的互通交流。”崔静怡补充道,“EcoStruxure首先拥有极佳的获取大数据的互联互通能力;其次在上层的应用、分析与服务层面,除了行业通用的解决方案之外,还拥有众多针对某一单独行业开发的行业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结合了行业自身的特点,架构在整个平台基础之上,同时考虑了行业的差异化需求,这些都是EcoStruxure的独特之处。”

System Platform 2017 为卓越运营设立新标准

“当前的情况是,软件系统在上线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逐渐流失,而客户需要的是能够让运营更有效率的系统平台。这与施耐德电气在软件上的发展策略一致。”Geok Kee TAY强调,“施耐德电气在软件方面的愿景是希望提供‘活’的系统(live system),通过兼容其他不同的机器或者数据,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System Platform 2017就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产物,它包括更强可视化且易于使用的界面,更加智能的导航,并与施耐德电气工业软件产品组合集成,即对现有与全新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无缝扩展,使其具备了与工业价值链中工程、运营与资产性能等部分进行数字化连接的能力。

崔静怡表示:“System Platform 2017既是面向工业领域的EcoStruxure架构的核心,也是一个面向工业领域应用开发人员的响应式、可扩展与开放的软件平台,可以帮助工业公司更好地应用新的工业物联网、云和移动技术。它的推出帮助施耐德电气进一步完善了其业界领先的软件应用与分析能力,使其能帮助企业用户更加灵活、敏捷地执行数字化转型策略。”目前,System Platform 2017已在全球超过100,000个以上的场景中运行,并拥有一个由4,000个系统集成商和合作伙伴、16万开发人员组成的生态系统。

System Plaform 2017具备三大核心价值:易于构建、易于使用和易于拥有。在System Plaform 2017的框架下,用户可快速构建应用,如监控、SCADA、MES、数据分析和资产管理应用等;具有现代化用户界面的新一代可视化客户端,专为高性能、优化图形渲染而创建;模块化、渐进式改进方法可确保与之前Wonderware旗下产品实现完全向下兼容,减少由于维护应用或部署生产系统更改造成的停工时间,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覆盖全产业链 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工业软件的帮助,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具有极佳适应性的软件是工业企业的首选。施耐德电气采取的应对方式是针对客户的应用场景,与企业合作共同发现痛点。通过在企业中对应用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将应用软件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流程、业务模式等情况结合起来,帮助企业在已有的条件下实现收益最大化,最终实现软件解决方案的真正落地。

在石油化工行业,崔静怡表示:“施耐德电气的软件解决方案包括工艺工程、操作控制、信息管理、资产管理、运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六大部分,覆盖整个石油化工行业的全产业链。施耐德电气的工艺设计流程模拟平台、操作员仿真培训系统、在线实时优化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可以帮助石化企业解决工艺设计、运营、维修和维护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施耐德电气的在线实时优化系统可以针对工艺装置和工艺工程系统进行实时优化。当生产操作发生变化时,该系统可以基于后台的机理模型,帮助用户计算出相应的操作参数,实现收益最大化和降低能耗。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选用了施耐德电气的在线实时优化系统并成功实施。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兼宁波东海蓝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登峰表示:“以问题为导向建设信息化项目,通常效果明显。施耐德电气在线实时优化软件的实施,为我们带来管理理念的更新,这对企业具有很大的帮助。”

就与石油化工行业的合作情况,崔静怡讲道:“施耐德电气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地方的炼油厂、化工厂等都有广泛的合作。同时,我们也覆盖了设计院、研究所等石化领域内不同类型的企业,持续帮助用户保障安全生产,改善运营管理水平,同时还显著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和资产利用率。目前,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软件执行团队已经超过100人,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国内市场的投入与承诺。”

未来,施耐德电气将继续专注于提升自身在工业软件领域的技术与服务能力。在软件的发展和创新上,拥抱和接受创新的IT技术并将其融合到软件平台和解决方案中,让软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功能性,为用户赋能,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占得先机。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