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明确提出,明年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并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单列强调。对于节能减排工作,会议提出要严格目标责任和管理,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强化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工业节能势在必行
近日,国家第一次提出工业节能目标,折中于工信部20%的目标与发改委23%左右节能目标,工业节能目标确定为21%左右,在此基础上,工业行业的减排正式进入新的规划阶段。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整体能耗的比重,由2005年的70.9%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73%左右,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整体能耗的近四分之三。
“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年均下降5.8%,实现节能量7.5亿吨标准煤,以年均6.98%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1.57%的工业增长。
但是,从工业能耗和高耗能产业占比来看,“十一五”期间,六大高耗能产业的能耗占工业整体能耗的比重,由2005年的71%左右上升到77%左右。
这其中有工业化进程不断加深的原因,但也表明结构节能的效果很不理想。“十二五”期间,国家开展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会进一步压缩工业发展的空间,这也意味着工业发展与节能目标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张。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赵家荣表示,今年以来,全国能耗降低及污染物减排状况不容乐观,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在此背景下,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将持续加码。
产业结构调整是首位
国家把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公开表示,为确保完成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工业领域“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新技术,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要想实现结构调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府都将借助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工业行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
对此,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提高重化工业在能耗、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门槛,遏制传统煤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发展,后续将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
国家未来将进一步提高重化工业在能耗、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门槛,严格实施工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的管理;严格控制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能力,遏制传统煤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发展。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室副主任张航燕也表示,由于“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任务分解到了每年,相比“十一五”末期为实现目标对企业“拉闸限电”,现在的计划能够更加有序地节能减排。张航燕同时认为,中央稍微放低经济增长的目标,会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评论 0
正在获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