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铜业协会携手《商业生态》共同举办S+“环境保护心理学”学习坊。
11月3日,由国际铜业协会和《商业生态》杂志共同发起的S+“环境保护心理学”学习坊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资深培训师Peter Paul van Kempen,以及来自中外企业、公益组织、政府及媒体的相关人士就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推广战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S+“环境保护心理学”是国际铜业协会在国内推进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努力的一部分。该活动旨在帮助与会者掌握环境保护心理学改变行为的多种策略,使其更好地使用故事策略说服、连结受众,在战略沟通中运用有效的可持续沟通方法,提升项目管理技能以让企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的传播更有效、更具战略性。
环境保护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互惠关系的学问,属于环境心理学在当代的一种新的发展。关注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关注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环境保护心理学的基本思想。环境保护心理学的宗旨是让人们智慧地使用自然资源,了解尊重与维护环境对于现在以及将来的最大意义和价值。
在活动上,培训师Peter Paul van Kempen运用其前沿的理论和丰富的案例,为与会者们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可持续沟通之旅。他着重分享了提升环保宣传的“方法论”,即以有技巧的讲故事的方式影响目标受众,而非单纯说教。他表示,中国的环境保护之路还很长,运用合适的手段来改善国民环保行为至关重要。而讲故事则是一个极具说服力和号召力的工具,它能让受众完全沉浸其中,并能在情感上触动他们,引起共鸣,使他们将被动倾听变为实际行动。
国际铜业协会一向重视研究铜与人体健康、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于1999年发起了“健康、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旨在研究和评估铜及其合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利用的影响。十多年来,国际铜业协会通过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比如:工信部、科技部、农业部、卫生部、环保部等)、科研机构(比如:赛迪研究院、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农科院、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环科院、中科院等)以及高等院校(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通力协作,在这一项目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举例来说,在中国环保部的高度认可与支持下,国际铜业协会在2000年初引进并推广了基于北美水质条件与水生生物物种的生物配体模型,继而发展了适用于中国的模型,并成功应用该模型推导出基于生物有效性的中国地表水中铜的生态安全阈值,为更科学合理地修订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此外,基于中国17种农业土壤的21个物种通过物种敏感性分布,结合长期田间定位试验,推导出了不同土壤条件下铜的生态安全阈值,并建立了基于土壤参数的预测模型,为我国现行铜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提出了切实可靠的修订建议。
近年来,国际铜业协会还通过对国内铜和铝合金电力电缆进行全生命周期比对研究,初步发现了相对于铝合金电力电缆,铜电力电缆在能耗、物耗以及环境影响方面更具有优势。这不仅为推广铜在国内的循环使用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我国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国际铜业协会还为国内环境教育提供技术和战略支持,包括开发环保系列丛书和环保课,对北京、江苏、上海、浙江等八个省市的老师进行培训;组织环保知识大赛,开展社区环保课程等,为中国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环保行为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11月15日至17日,同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努力的一部分,国际铜业协会将作为赞助商参加于上海举行的亚洲铜业周,和大家分享铜的未来应用趋势,面临的挑战,和铜在可再生能源,高效电机、铜网箱海水养殖、铜管高效空调等领域的新技术解决方案。国际铜业协会将继续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协助政府、研究机构、国内外铜工业及行业专家和下游产业共同探讨铜产品及其应用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共同推进行业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