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秦川发展董事会通过了投资1.94亿元实施9万套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技改项目的议案,预计2015年达产,新增销售收入6.5亿元(不含税),新增利润总额1.82亿元。
齿轮加工、精密制造两大优势是秦川发展进入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领域的重要支撑。秦川发展是国内齿轮磨床龙头企业,按台份市场占有率逾70%。秦川发展既提供齿轮加工装备,还从事齿轮加工,并且齿轮加工精度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此外,秦川发展对箱体、轴等其他各种零件的精密加工能力也十分突出。这些都与公司做磨齿机出身有关,因为磨齿机在机床中精度要求最高。
资料图:秦川发展机器人关节减速器零部件加工区一角
纵观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四大金刚”(日本的发那科、安川,德国的库卡,瑞典的ABB),可发现他们的行业地位与所处的日本、德国及欧美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受资源、环境、劳动力因素的束缚,亟待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正逢其时。
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包括减速器、控制器、电机伺服系统。其中,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最重要的零部件,占约三成的生产成本。
秦川发展15年前就承担了国家863项目——机器人用减速器,2009年公司在此基础上更新涉及、改进工艺,奠定了本次技改项目的技术基础,目前技术已成熟并进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2014年度科技重大专项。
每一个机器人关节都有一个伺服电机,通过控制系统向其发出指令,驱动关节减速器实现多个自由度的运动,比如焊接、抓取、搬运等。目前,国内还没有达到量产的减速器产能,行业发展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
既然1997、1998年秦川发展就参与了国家863项目的机器人用减速器研究,并制作出了样机,为何现在才开始产业化?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家863项目具有前瞻性,而在当时机器人在国内的应用尚未现端倪,虽然项目通过了鉴定,但距离市场化还有距离。863项目当时为什么选择秦川发展承担,其实就是看上其精密加工制造能力,并且关节减速器由很多齿轮构成,具有齿轮特性,这些都是秦川发展的长项。如今随着本土制造业的发展,劳动力不再廉价,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机器人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市场条件日益成熟。
资料图:为富士康设计制造的机器人行走模组
2009年,秦川发展关注到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成立了机器人项目小组专门研究机器人项目。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在于关键零部件的突破,其中涉及很多技术和工艺难点,需要一个公司长期的积累和对零件透彻的分析。经过深思熟虑,秦川发展决定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将对机器人整机的研究聚焦到核心关键部件——关节减速器上,放到了对其中每一个零件的研究上。据悉,秦川发展的样机已拿到国外公司做过技术测试,传动精度等关键指标与国外水平接近,能够满足用户对性能指标的要求。
目前,秦川发展有一条齿轮自动生产线,可为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批量化生产零件。要实现关节减速器的高效批量化生产需要多条专用生产线(包括齿壳、行星架、偏心轴等生产线)。
国内任何一个厂家要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关键在于如何优化出最好的工艺、设计出最好的生产线,满足对成本控制的要求。
在这方面秦川也有独到的优势。秦川发展不仅身为磨齿机制造企业,大股东秦川集团内也有多种资源可以借力,包括专用刀具、特种装备、专用工装以及自动生产线的设计、制造的经验积累。
国内企业与国外对手竞争,技术上一时很难超越,核心竞争优势将在于技术水平比较接近的基础上,是否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秦川发展的价格定位在同等规格条件下国外竞争对手的一半左右,并且随着产量的扩大,成本还会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2013年,预计秦川发展可以小规模生产1000套关节减速器。
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启帆、安徽埃夫特、上海沃迪、广州数控、新松等,2012年国内厂家合计生产1000多台,而合资和外资企业在国内销售近26000台。秦川发展除立足国内客户、实现进口替代的目标外,还要进入国外市场,让产品走出国门。
作为一家以精密机床制造起家的企业,凭借在齿轮装备制造和精密加工长期积累的优势,秦川发展能否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厚积薄发,令人期待。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