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提出“100万台机器人计划”的预计完成时间已过半,对目前生产线自动化进展,富士康国际讳莫如深。
过去几年,这家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着力推动机器人向生产线的渗透,并刻意削减人工。这符合郭台铭“三年百万机器人计划”的“省人化新思路”。财报显示,2008年,富士康国际员工为10.8万人,2009年达到最高峰,为11.8万人。两年后减员幅度逐步加大,2011年减约1.4万人,2012年减约2.89万人,减幅达29.2%。
富士康深圳龙华产业园A8栋楼曾是冲压车间。几个月前,这里的人员和生产线被腾空,取而代之的是数百个正在运作试机的机械手。富士康自主开发的工业机器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Foxbot。
Foxbot还仅限于机械臂,业内习惯称之为“低成本机器人”。“它可以用一个自由度或两个自由度的自动化设备来代替人工,以实现简易自动化。”一位中科院机器人专家介绍说。
这不是富士康应用的第一批机器人。富士康为自动化备战多年。2006年前后,郭台铭办公室就聘请了一批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实验室的自动化技术专家专职富士康机器人研发,于2007年1月15日专门成立自动化机器人事业处。到2009年,6个系列15款名为Foxbot的富士康机器人陆续开发完成。它们被重点应用于堆栈、上下料取放、喷涂、输送、装配、搬运、小负载搬运、打磨、贴膜、抛光、油压等工序。2010年该系列工业机器人于山西晋城富士康工业园批量生产,这直接促成了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的成型。
而把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引入中国3C(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的ABB现在有超过1000台机器人在富士康大陆车间应用,多用于包括冲压、激光焊接、激光打标等简单重复性工序。ABB曾对这些机器人和人工比较,得出的数据显示机器人效率明显高于人工。以打磨抛光为例,采用机器人后,相比人工,单个产品节拍从7分钟缩短到5分钟,产品优良率从87%提高到93%;对于两班倒的工作站,一个机器人可以替代两个熟练工。
过去几年,越来越多领域的中国制造业加快了自动化转型。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最新调查显示,从2008年到2011年,中国机器人采用率提高了210% ,美国机器人采用率提高了41%。在日本和韩国,每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数量最多,1万名工人对应超过300台机器人。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分析认为,中国制造业从粗放式向机械化高技术含量产业转型,是必然趋势。机器人使用普及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劳动力成本增加,二是提高生产效能。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