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新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再次点燃了机器人产业之火。巨大的未来市场和亿万级的发展规模必将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将更加茁壮、快步走向3.0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机器人行业异常火爆,一些人形机器人开始从小说、戏剧、影视作品走入现实世界。
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资本的涌入,众多机器人创业公司崭露头角,一时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虽然现实中的人形机器人在外形和功能上还远远不如人意,但却博取了大众的强烈关注。
而近日,国务院新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无疑再次点燃了机器人产业之火。规划中提到,未来将更大力发展智能企业、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巨大的未来市场和亿万级的发展规模必将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将更加茁壮、快步走向3.0时代。那么,在机器人3.0时代,服务机器人商用市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其实,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持续走高,医疗、零售、银行等市场收到的影响尤为明显。而商用服务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人的替代,从而有效节省成本,因此受到诸多资本关注与青睐。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17年全球仅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就将达到450亿美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19%,202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20亿美元。
分析称,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长将受仓储自动化和物流行业对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此外,服务机器市场需求也将受益于医疗保健行业和教育研究机构对服务机器人的使用。与此同时,地面服务机器人系统市场在预测期内将高速度增长。
不过,万事皆有利弊两面,服务机器人也不例外。尽管目前服务机器人市场备受青睐,但由于技术和工程化还不成熟、消费者期望过高、习惯尚未养成,以及向传统行业渗透需要时间。当前,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只见资本及企业发力,不见需求端应用普及,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和发展空间也因此受限。
正如中国制造业一样,国内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晚,跟美国、日本等服务机器人研发大国相比,中国自主研发的能力亟待补足。当然,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将面临较大的机遇和可发展空间。
只有找到真正的市场痛点,采用实用化、标准化、成熟度高的模块化技术,逐步满足部分市场需求,服务机器人才会慢慢具备一定市场规模,而服务机器人的规模化又会推动相关技术、零部件的实用化、标准化,从而实现服务机器人的有效成本管控,推动服务机器人行业向前发展。
获取更多评论